为人父母是一场不能假手他人的事业,孩子的成功,无不浸透着父母的汗水。
所以,在教育这件事上,你把时间花在哪里,成功的花就会开在哪里。
前段时间,“神兽”们陆续开学了。
在朋友圈里,经常能看到有父母兴高采烈地庆祝,把“烫手山芋”送走了,自己解放了。
然而,教育孩子是一场隆重且漫长的考试。
最终的答卷是多一分,还是少一分,孩子将面临着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面对育儿这道需要用一生去回答的难题,如果父母能读懂以下这三大公式,相信很多事也就豁然开朗了。
1
5-2=0
教育界有个著名的公式:5-2=0
其中,“5”代表了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五天时间,“2”象征着孩子周末在家接受教育的两天时间。
这个公式提醒我们,若是家庭教育跟不上,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是无用的。
是啊,养孩子就像种树。
学校教育是阳光,是雨露,但归根结底,家庭教育才是树的根基。
正如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说的:
“家庭教育不到位,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,还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。”
之前,上海有个小男孩曾因离家出走登上了热搜。
被民警找到后,男孩委屈地哭诉,自己写作业时遇到了问题,需要妈妈的帮助,可妈妈只顾着玩手机。
这一幕,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呢?
试想一下:
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好不容易养成了认真、负责的学习态度,可一回到家,父母要么在刷视频,要么在打游戏,嘴里还催促着孩子快去写作业。
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,我们的孩子能拒绝诱惑吗,能专心读书吗?
要知道,对一个孩子来说,最佳的课堂是家庭,最棒的老师是父母,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。
还记得今年高考考了726分的杨同学吗?
满分750分,他语文132分,英语144分,剩下的数学和理综都是满分。
成绩出来后,有网友曝光了他的家庭背景:
原来,杨同学的母亲是江西财经大学的一名老师。
在母亲的带领下,杨同学从小就泡在图书馆里,把读书当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乐趣。
不仅如此,母亲还特别重视对儿子习惯的培养,无论是生活上,还是学习上,都要求他认真、专注。
也正因母亲的以身作则、严格管教,杨同学才能如此卓越。
作家列夫·托尔斯泰说过:
“全部教育,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,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。”
再好的学校,也比不过积极好学的家庭氛围;
老师说一千道一万,也抵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。
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那样的人。毕竟,父母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。
2
100-1=0
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陈默老师曾做过一个大胆的预言,她说以后家长见面时,很可能是这样聊天的:
“你家孩子抑郁了吗?”
“嗯,抑郁了,重度。”
“哦,我们家还好,轻度。”
过去,或许有不少人觉得这是夸大其词。
但如今,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数据证实了陈默老师的判断,前段时间发布的《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中指出:
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,占到总人数的30%;
抑郁症患者群体中,有50%是在校学生。
《少年之声》一书中,提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:
故事的主角叫小依,因为她父母吃过不少学历低的苦,所以生下女儿后,毅然决然走上了“鸡娃”的道路。
二年级时,妈妈让她去上超前的奥数班,小依听不懂,妈妈就一直训斥她;
五年级时,父母一口气给她报了好几个补习班,一上就是四五个小时,同时,还要让她学英语、奥数、手风琴;
升入中学后,学到凌晨已然成了家常便饭,光周六一天,小依就要上四个辅导班……
一直以来,小依在班里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,但她父母依旧不满意:
“别人家孩子怎么就能考第一,你就不行?”
成绩、荣誉、父母的期待……
这些成了压在小依单薄瘦弱身体上的一座座高山,让她一点点陷入自伤的深渊:
她总是控制不住地啃指甲,用笔划伤手臂,仿佛只有鲜血和疼痛才能治愈她心里的苦。
自杀的念头,更是一直萦绕在小依的脑海中。
其实,孩子的心理健康是1,分数、荣誉、成就都是后面的0。
只有当1存在的时候,后面的一切才有价值;没有1,所有的东西将归于虚无。
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曾说:“孩子如果不幸福,考上了北大清华又怎么样,拿到百万年薪又怎么样?”
如果一个孩子的人生只有分数,他注定赢不了人生这场大考。
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一位教授,就始终坚持着这样的观念:
宁愿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,也一定要她心理健康、阳光。
因此,哪怕女儿数学只考了15分,她也没有过度焦虑,而是想办法帮助女儿发掘人生的兴趣点。
最终,女儿走上了艺术的道路,成了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。
虽然没有成名成家,却收获了尘世的幸福。
身为父母,我们追求成绩和特长的同时,也一定不要忘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光环和荣耀终有褪色的那天,好的心态却能够让孩子活成大江大河,虽然会遇到阻碍,但却始终奔向大海的方向。
3
1.01^365=37.8
0.99^365=0.03
作家刘娜曾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:
“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,但我们已不是第一天当父母。
我们可以一段时间总犯错,总是做得不够好,但我们不能一辈子活在恶性循环中,反复伤害孩子。”
教育,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这是一个细水长流、润物无声的大工程,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每一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点。
假设我们每天都改进0.01,看似微不足道,365天后,却收获了更好的亲子关系、更先进的教育理念;
但如果我们每天都懈怠了0.01,一时半会或许看不出什么,但日居月诸,终将自食苦果。
《傅雷家书》,堪称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家书之一。
但少有人知道的是,傅雷先生也曾走入过教育的误区:
早些年,傅雷性格急躁,在教育儿子傅聪的过程中,总是不够有耐心。
直到儿子出国后,傅雷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他写信向儿子道歉:“孩子,我虐待了你,我永远对不起你,我永远补偿不了这种罪过。”
后来,傅雷不断学习反思,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式。
经过傅雷日复一日的努力,父子俩终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。
对此,傅雷感叹道:
“孩子,我在你身上得到的教训,恐怕不比你从我身上得到的少。
尤其是近三年来,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悟: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,我学到了忍耐,学到了说话的技巧,学到了把感情升华。”
但遗憾的是,并不是所有的父母,都有这样的远见和耐心。
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父母。
两个人都是事业型人格,生了孩子后,就把儿子扔给老人,自己忙工作去了。
后来,当孩子进入学校后,每每出现问题,老师联系家长,希望和他们一起商讨出个解决的办法时,夫妻俩总是敷衍道:
“老师,不好意思,我现在正在开会/出差,晚一点再说可以吗?”
殊不知,每一个“晚点说”,都是对孩子成长的耽搁。
如今,他们的儿子长大了,也彻底被养废了:
不仅整天游手好闲,就知道窝在家里打游戏,还对父母非打即骂,时常抱怨他们藏着钱不给自己。
这不禁让人想到了教育学上的“剪刀效应”:
孩子小时候都差不多,但因为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,成年后的样子却是天差地别。
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。
面对孩子时,如果我们每天都多一点耐心,多一点陪伴,多一点鼓励,短时间内,或许看不出任何变化。
但时间一久,那些你埋下的种子,终会开花结果,渐渐改变孩子的未来。
4
有句话说得好:
“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,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。”
开学后,上学的是孩子,考验的却是父母。
没有天生就优秀、自律的孩子,有的只是默默付出,不断学习、反思并调整自己教育方式的父母。
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无法倒退的直播,错过就再也无法重来。
希望我们都能读懂这三大公式,从容应对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,在新学期里,带领孩子扬帆起航。
(图文来自网络,侵权删)